曾获荣誉:
1.2020年度,校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;
2.2023年度,校优秀共产党员;
3.2024年度,校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。
事迹:
宋江,男,1977年3月生,汉族,山东东阿人,200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2005年7月参加工作,研究生学历,博士,副教授,现任工程学院副院长,省科技特派员,省中药材产业体系岗位专家。
甘于奉献,扎实推进立德树人的工作作风。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、机制专业认证、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申请等重大事项上,他吃苦在前,奉献在前,为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人才培养上,始终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,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受到了学生的好评。在教学工作中,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,注重品德的培养,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故事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,他精心设计每一堂课,将德育元素巧妙融入其中,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,也能得到道德的滋养。作为班主任,积极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,注重自身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,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实习和项目,丰富自己的履历的同时,鼓励学生继续深造,所带的三届班级考研率和就业率均具全系前茅,其中2024届毕业生考研率为30.77%。
深化教学改革,培养创新人才。在教学工作中,他高度注重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。深入研究学科知识体系,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,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,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鲜活。积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,拓宽学生的视野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,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增加互动式、探究式教学活动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,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。主讲《机械工程材料》、《机械制造基础》和《机械制造工艺学》课程,指导硕士研究生16人,年均教学工作量达500学时。此外,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,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、省级奖项24项,并在第六届国际互联网+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。
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,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探索与创新的教学实践。作为一名教师,他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,深知传统模式的局限性。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与吸引力,他不断钻研创新。通过引入科研成果案例,并创设逼真的场景,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知识的魅力;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,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。课堂上,他充满激情与活力,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,将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,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,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节奏。近年来,围绕上述教学方法,主持完成校级教改课题1项,省教改课题1项,发表教改论文7篇。
投身平贝母机械化八年无悔,助力龙江中药材事业发展。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之外,他其余时间都用于平贝母机械化装备的设计、加工、装配、调试以及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中。“早出晚归”也成为了学生们形容宋老师最多的词语。这样的工作模式一干就是8年,为平贝母药材机械化付出了大量心血。所研制的装备作业效率为每天5-7亩地,是人工作业的效率的10倍,平贝母收获破损率直降不到5%,每亩地采收成本可降低1000元。
积极参加社会服务,取得成果丰硕。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和省中药材产业体系岗位专家,在了解当地的种植和劳动方式后,深入田间地头,主动对接服务,与当地平贝母药材农艺专家一道,在原有的种植方式的基础上,结合研究团队的专业特长,明确了平贝母药材传统种植与机械化相结合的栽培技术,研制了相应播种、采收设备,减轻药农劳动强度,提高平贝母生产效率。同时,他组织多次技术推广会,与农户共同解决实际问题,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。近年来,他出版相关专著2部,授权专利10项,软件著作权14项,发表相关论文46篇,其中SCI/IE收录6篇,获大庆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,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。相关先进事迹在中央4台、伊春电视台、大庆日报和伊春日报进行了报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编辑/赵铁丰
校对/孙海宁
审核/宋清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