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动态

【教师节专题二】以德执教,笃志育人|优秀个人教师事迹

时间:2025-09-09作者:赵铁丰文章来源:工程学院、航空学院浏览:46

乔春蓉,工程学院基础部副教授,从教二十八年来始终坚守工程图学教学一线。她以尺规作圆为准则,以图纸为媒,匠心灌注毫厘之间,用工程语言的严格之美塑造学生的职业人格。近三年承担29个班级教学任务,完成教学时数超1300学时,审阅图纸逾万张,始终保持教学零事故。

一、教学创新,构建育人新范式

她主持校级精品课《计算机绘图》,累计授课2300余人次,平台浏览量超620万。创新设计趣味三维建模任务,激发学生兴趣,课程资源被多校借鉴并入选示范教学包。主编十四五规划教材《机械制图》及习题集,引入VR动态扫码技术,破解教学难点。开发31个习题解析视频,被学生称为制图学习的救命稻草。主持省级教改及院级揭榜挂帅项目,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,在线实践获校教学督导简报表扬。指导的青年教师获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。

二、严把质量,锤炼职业素养

她坚持课前早到、课后答疑,二十八年如一日。践行图纸零误差,批改精细至1毫米,以严谨涵养工程素养,被誉为行走的绘图标准。近三年指导学生完成手绘与计算机图纸近万张,夯实基础;引入分组实训,对标大赛前沿,推动《计算机绘图》课程平均成绩超85分,教学评价达97分以上,助力学生实现从绘图纸造模型的能力跨越。

三、竞赛育人,赋能学生发展

近三年指导“高教杯”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,获国赛个人三等奖1项(实现学校国奖零突破),省赛个人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6项、三等奖3项,团体三等奖1项,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。打造赛训一体训练营,形成良性机制,通过为企业提供三维建模技术支持反哺教学。

乔春蓉老师以二十八载坚守践行图学育人使命,以精品课程打破学习壁垒,以规划教材重构知识体系,以万张图纸批改塑造学生毫厘必较的职业人格。从绘图纸到三维云平台,她始终以尺规作圆的初心贯注毫厘之精,以严谨与创新诠释新时代工程教育者的担当。

董晓威,教授,硕士生导师,工程学院(航空学院)机械系教师;兼任中国现场统计学会智能运维分会理事、黑龙江省热处理学会理事。他坚守教育初心,爱岗敬业,关爱学生,教书育人,将二十三年光阴酿成了教育沃土上的醇酒,是他学生心中威哥。主讲《机械工程材料》、《机床数控技术》和《结构可靠性设计》等多门课程,年均工作量600教分以上,注重教学改革,主持完成省级教改课题2项,参编规划教材2部。近5年,主持和参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,完成厅局级课题5项;以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,其中SCI论文13篇;授权发明专利3项、实用新型3项,软件著作权2项,出版专著2部。作为机械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,他积极参与学院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,长期专注于结构/机构可靠性领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,近3年所指导得研究生,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次,发表SCI高水平文章10篇,累计影响因子59.3,其中在一区Top期刊《RESS、《CMAME》等发表论文4篇;成功申请西工大博士1人。指导本科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(优秀结题),指导学生转化科研成果多项,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项、软件著作权2项、论文3篇,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。

(图/文 赵铁丰) 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编辑/赵铁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校对/孙海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审核/姜玉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