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举办“榜样的力量”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会

时间:2025-11-14作者:石磊文章来源:工程学院、航空学院浏览:10


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,激发全院本科生的学习热情与进取精神,11月11日,工程学院在学生公寓1—2号楼连廊成功举办“榜样的力量——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会”。本次分享会邀请到23级工设专业宋媛等四名2024-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从学习方法、时间管理、竞赛参与、科研实践四个核心维度分享成长心得与奋斗经验。

来自23级工设专业的宋媛同学首先分享学习方法。她提出“场景化学习+跨学科整合”的学习思路,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的关联性,不能孤立学习各门类内容。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构建“目标拆解-内容整合-实践应用-反思优化”的完整思维链条,将理论知识与实操练习紧密结合。此外,她还推荐利用行业垂直平台和相关展会资源,拓宽视野,捕捉前沿发展趋势。

23级农电专业的贾宁一同学聚焦时间管理主题,分享了自己的“四象限优先级管理法”。把所有任务按照“重要且紧急、重要不紧急、紧急不重要、不重要不紧急”四个象限进行划分,每天优先攻克“重要且紧急”的任务,同时预留30%的时间给“重要不紧急”的长期目标,比如专业技能提升、证书备考等。他建议将实践类任务与理论学习穿插进行,利用碎片化时间回顾核心知识点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强化。

获多项专业竞赛奖项的23级农机专业时兆学同学分享了竞赛经验。他认为竞赛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最佳载体,从校级竞赛到更高级别赛事,每一次备赛都是对专业知识、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集中锤炼。他建议低年级同学先参与基础技能竞赛,夯实核心基础;进入高年级后,聚焦行业特色竞赛,组建涵盖不同专长的团队,形成分工协作、优势互补的备赛模式。他还强调赛前调研深入了解领域内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重要性,让作品更贴合现实痛点,提升竞赛竞争力。

22级农机专业的洪德誉同学分享了科研入门经验。他结合自身参与科研课题组的经历,鼓励同学们从专业兴趣出发,勇敢迈出科研第一步。他认为科研入门的关键是培养问题意识,带着问题去查阅文献、请教导师。他建议同学们从小课题入手,比如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在实践中学习研究设计、数据处理和成果总结方法。科研没有捷径,需要耐心和坚持,每一次对研究方案的优化,都是向科研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。

此次“榜样的力量”经验分享会,通过四位国奖获得者的真诚分享,为同学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。他们在学习、时间管理、竞赛与科研方面的实用经验,不仅为在场学子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长路径,更激发了大家对标优秀、奋勇争先的热情。未来,工程学院将持续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,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,助力学子们在专业道路上稳步前行,实现人生价值。

(图/文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编辑/赵铁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校对/孙海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审核/姜玉美